
声动力疗法 (SDT)
什么是声动力疗法 (SDT)?
声动力疗法 (Sonodynamic Therapy, SDT) 是一种先进的非侵入性癌症治疗技术,通过低强度超声波激活特定的抗癌剂——声敏剂 (Sonosensitizers)。这些声敏剂在活化后会产生活性氧 (Reactive Oxygen Species, ROS),精准地针对并摧毁癌细胞,同时将对健康组织的损害降至最低。声动力疗法 (SDT) 为患者提供了一种低毒性的癌症治疗选择,特别适用于无法通过手术移除肿瘤或对传统治疗产生抗药性的患者。
背景
传统的癌症治疗方式,如手术、化疗和放疗,在早期发现肿瘤时通常效果良好,但对于较晚期或无法通过手术移除的肿瘤,可能因各种副作用或化疗抗药性而受限。此外,许多实体肿瘤不仅会抑制免疫系统,还能欺骗并躲避免疫系统监测,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难以有效识别和攻击癌细胞。
声动力疗法 (SDT) 提供了一种自然且互补的治疗方式,能选择性地攻击癌细胞而不引起全身性副作用,特别适用于无法接受手术或未能对传统疗法产生良好反应的患者。
声动力疗法 (SDT) 的运作原理
-
服用口服声敏剂
患者首先接受口服声敏剂,这是一种能够选择性累积于癌细胞中的药物。
-
超声波激活
接受治疗时,患者会置身于特殊的超声波浴缸中,以低强度超声波精准照射肿瘤部位。
-
释放活性氧 (ROS)
当声敏剂结合的癌症细胞受到超声波震动刺激时,会产生一种名为活性氧 (ROS) 的高反应性分子,这些高反应性分子会破坏癌细胞结构,导致细胞凋亡 (程序性死亡)。
-
空化效应 (Cavitation Effect)
超声波在肿瘤组织内产生微小气泡,此过程称为空化效应,气泡迅速崩解,进一步加强对癌细胞的破坏。
-
免疫系统调节
声动力疗法 (SDT) 不仅能杀死癌细胞,还能改变肿瘤微环境,可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。
声动力疗法 (SDT) 的主要优势
-
非侵入性且无疼痛
- 声动力疗法 (SDT) 无需手术或放射治疗,适合不能接受侵入性治疗的患者。此疗法为外部应用,可缩短恢复时间并减少并发症。。
-
深层肿瘤渗透
- 相较于光动力疗法 (PDT) 受限于光线的穿透深度,声动力疗法 (SDT) 通过超声波能够深入体内治疗较深层的肿瘤。
-
精准攻击癌细胞
- 声敏剂会选择性地累积在肿瘤细胞中,使治疗主要针对癌细胞,而不会大范围影响健康细胞。
-
适用于转移性或难以触及的肿瘤
- 超声波能够穿透全身,因此声动力疗法 (SDT) 可应用于转移性癌症的治疗中。
-
可安全重复治疗
- 许多传统癌症治疗因累积毒性而有治疗次数限制,而声动力疗法 (SDT) 则可多次使用,且不会增加长期毒性风险。
-
可与其他疗法配合使用
- 声动力疗法 (SDT) 可与化疗、免疫疗法及其他辅助治疗配合使用,提高整体癌症治疗效果。
安全性与应用范围
研究已探讨声动力疗法 (SDT) 在多种癌症(包括乳腺癌、胰腺癌、肺癌及胶质母细胞瘤 (Glioblastoma))中的疗效。临床研究显示,声动力疗法 (SDT) 若配合其他癌症治疗,能够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,并减少传统治疗的毒性影响。
进一步查询
如果您希望了解自己是否适合声动力疗法 (SDT),请联络我们:
Whatsapp: +852 9456 3881
电话: +852 2881 8131
电邮: reception@lifeclinic.com.hk
参考文献
- Wang, X., Zhang, W., Xu, Z., Luo, Y., Mitchell, D., et al. (2009). Sonodynamic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Advanced Breast Carcinoma: A Report of Three Cases. Integrative Cancer Therapies, 8(3), 283-287. DOI: 1177/1534735409343364.
- Yumita, N., Umemura, S. (2004). Sonodynamic Anti-Tumor Effect of Chloroaluminum Phthalocyanine Tetrasulfonate on Murine Solid Tumor. Journal of Pharmacy and Pharmacology, 56(1), 85-90. DOI: 1211/jpp.56.1.0001.
- Shibaguchi, H., Tsuru, H., Kuroki, M. (2011). Sonodynamic Cancer Therapy: A Non-Invasive and Repeatable Approach Using Low-Intensity Ultrasound with a Sonosensitizer. Anticancer Research, 31(7), 2425-2429.
- Kondo, T., Kano, E. (1988). Effect of Free Radicals Induced by Ultrasonic Cavitation on Cell Killing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diation Biology, 54(3), 475-486. DOI: 1080/09553048814551651.
- Zhang, W. et al. (2017). Sonodynamic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– A Pilot Study.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lementary & Alternative Medicine, 9(5), 00313. DOI: 15406/ijcam.2017.09.00313.
- Huang, D., Okada, K., Komori, C., et al. (2004). Ultrastructure of Sarcoma 180 Cells After Ultrasound Irradi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Sparfloxacin. Anticancer Research, 24(3A), 1553-1559.